${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文艺频道>>文艺评论
镜鉴你我

2021-09-06 11:04:16 来源:辽宁日报 分享到:

《物·画·影》

《鱼翅与花椒》

《契诃夫的玫瑰》

丁春凌

不知道你留心过每天划拉手机的时长没?我粗算了一下,统计结果令人咂舌。

时刻沉溺于“最新的资讯”,是生怕自己错过什么?

说到底,放弃思考,从来不看书,即便你对外部世界投入再多的关注,喜马拉雅山也不会矮一米,大海里的水更不会少一滴。

《物·画·影》

晨曦中,你醒来的第一件事,除了瞄一眼窗外,是不是要在洗手间的镜子里瞅自己两眼?

心里嘀咕的是:眼袋大没?皱纹平没?秃没?

这本书的主角是镜子,配角是摄影和绘画,讲的是穿衣镜成为全球共享的东西后,又发生了什么。

抛开咱们古代的铜镜,大概是17世纪到18世纪这100年间,玻璃穿衣镜被西方人发明出来,从那时起,在镜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自己。而对“自我”的发现,是现代性最重要的成果。

作为普通人,平时只觉得有了穿衣镜,可正衣冠。实际上,镜子对于绘画尤其自画像至关重要。

从穿衣镜到绘画,再到摄影,书中涉及了文学、历史、艺术和摄影,比较冷门。在巫鸿的追溯中,你可以感受到人们对于光、镜像和摄影越来越浓厚的兴趣。比如,微信朋友圈里天天有发自拍的。

不过,巫鸿本意是以小见大式地书写,穿衣镜,小是足够小,大的部分,写得就有点散,流于浮泛。

《鱼翅与花椒》

吃饭不积极,思想有问题。

家里人常常如此揶揄。我想,生活里如果能省掉吃饭这个环节,那可太省事了。但是,不馋,并不妨碍我喜欢看别人写吃的,比如《唐李孙谈吃》《老饕漫笔》《浪食记》等。

扶霞·邓洛普是英国人,剑桥大学文学系学霸,生活在一个对食物充满冒险精神的家庭,1994年来中国学习历史。除了《鱼翅与花椒》,她已经写了6本有关中国饮食文化的书。川菜、湘菜、粤菜、淮扬菜,一副凑齐八大菜系的架势。

去年拿到她写的《川菜》前,我就生疑:西方人眼里,中餐大多油腻、不健康,一个高鼻深目的英国人却如此钟情川菜?

放下《川菜》,我不得不承认,作为一个老外,扶霞是真心痴迷咱们中国菜啊,而且是重度的喜欢——全球到处推荐。

《鱼翅与花椒》回忆的是扶霞如何爱上中国菜、学做中国菜的经历。提及的菜谱不猎奇,大多是家常菜,对味道、做法的描述也不夸张。菜肴之外,是中国人的文化趣味。尤其是,你可以看到她对中国菜那种从厌恶到熟悉,再到克制、欣喜的变化过程,很好玩。

举个例子。切菜,在外国人眼里就是个切,中国人却能切出丝、块、条、丁等不同样式,一块豆腐甚至能切出5000条丝。切菜技艺如此缭乱,用了100把花哨的刀子吗?没有,里里外外就一把刀。

刀功嘛!

扶霞反转了好多视角,除了中国菜,还有中国文化。

《契诃夫的玫瑰》

短篇小说圣手契诃夫,还是个园艺师呢。他剪花、挖塘、种药材,哪怕得了肺结核躺在床上起不来了,还心心念念着院子里的花草。

看这本书,最好买回家一束玫瑰,放花瓶里。

契诃夫的主业是医生,为贴补家用,闲暇时写作。所以,我们熟悉的《凡卡》《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装在套子里的人》,都非常短。

契诃夫一生如此艰难,以前我都不知道。《契诃夫的玫瑰》里用了大量契诃夫生前的老照片、故居雅尔塔别墅现场照片和契诃夫妹妹的回忆录。在这些文字和照片里,你会看到,童年贫苦、青年困窘的契诃夫并未因身世而颓丧,或者变得乖戾刻薄,反倒是养成了悲天悯人的性格,20岁就撑起家人的生活。他主外,妹妹玛丽娅操持家务,日子逐渐好起来。

可惜的是,他在照顾病人时,被传染上了肺结核。那个年代,肺结核属于不治之症。

哎,44岁短暂的一生里,契诃夫都是一个心底柔软的人。 

责任编辑:张博华

东北新闻网微博

北斗融媒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channel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