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丁玲文学奖颁奖活动于4月7日至10日在湖南常德举行。我省作家老藤此次以长篇小说《北地》摘得丁玲文学奖小说类作品奖。
丁玲故居内的丁玲像
丁玲文学奖是以常德籍著名作家丁玲的名字命名,1987年3月由原常德地区文联和北大荒文联共同发起,原中共常德地委批准设立的文学奖项。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旨在继承和发扬丁玲矢志不渝为人民写作的崇高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奖励和推出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一届。
获奖作品《北地》
2022年5月,第十二届丁玲文学奖评选活动启动,由《文艺报》《人民文学》《诗刊》《小说选刊》四家学术支持单位组织开展。此次评选设立小说、散文、诗歌、文学评论四个评选门类,每个门类设了成就奖、作品奖、新锐奖三个奖项,分别奖励在小说、散文、诗歌、文学评论方面有重大成就的作家,两年内包括但不限于在《文艺报》《人民文学》《诗刊》《小说选刊》发表的优秀作品,以及在文坛崭露头角、潜质优秀的45岁以下的文学新锐。
作家老藤
经过严格初评、复评、终评和公示,蒋子龙等4名作家荣获各门类成就奖;老藤等12名作家荣获各门类作品奖;雷默等12名作家荣获各门类新锐奖。
谈到丁玲,老藤用了“真挚、真切、真实”三个词。他说,真挚,是指对文学的感情,她以一种少有的执着和充沛的挚爱来对待文学,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真切,是对社会的态度,她努力让文学自然而然地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大众,让文学之心与时代的脉搏一同跳动;真实,是永不妥协的文学精神,她绝大多数作品都充满着对真相的探究和对真理的追求,不去粉饰,不做妥协,具有鲜明的斗争精神。
“丁玲在北大荒生活了12年,我在那片黑土地上生活了20多年,我的创作能与丁玲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对我来说是莫大的荣耀。”老藤说,丁玲的文学精神在《北地》里到处闪烁,每一章都有历史真相的探究和人生顺逆的反思。他在《北地》中描绘的是北大荒开拓者筚路蓝缕的艰辛苦乐,力求在还原历史中萃取值得汲取的人生养分。(图片由辽宁日报记者 赵乃林 制)
(辽宁日报记者 : 赵乃林)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