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美术院校附中校藏速写巡回展》沈阳站开展
鲁美老艺术家附中读书时期速写作品首次展出
《女青年头像》宋惠民1972年
《学习》赵华胜1956年
“能够看见这么多老艺术家附中读书时期的作品,我不仅找到了艺术上的差距,更深感自己的责任。今后,我们要更加努力刻苦,向老艺术家们学习。”鲁迅美术学院附中2021级7班在读学生刘心怡对记者说。近日,《全国高等美术院校附中校藏速写巡回展》沈阳站在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展。本次展览由国家艺术基金支持,中央美术学院主办。
六百余件速写精选作品集中展示
该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组织策划,鲁迅美术学院附中、中国美术学院附中、广州美术学院附中、西安美术学院附中、新疆艺术学院附中共同参与。展览展出了这六所学校建校以来,各时期学生们的六百余件速写精选作品。
此次沈阳站展中,鲁美附中首次展出部分老艺术家附中读书时期的速写作品,如,鲁迅美术学院名誉院长、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宋惠民附中读书时期的速写作品;辽宁画院原院长、著名国画家赵华胜附中读书时期的速写作品;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画院副院长吴云华附中读书时期的速写作品;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王义胜附中读书时期的速写作品;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佟安生附中读书时期的速写作品等。
记者在现场看到,很多观众拿着手机拍摄这些老艺术家附中读书时期的速写作品。一位鲁美的在校大学生说:“与老艺术家相比,我感觉自己的差距太大了。这些老艺术家对艺术真是从骨子里的热爱,宋惠民院长能把一个人物的速写把握得如此精准,甚至连头发丝都画得如此自然。”
新老附中校友用速写进行跨时空对话
鲁迅美术学院附中校长解危说:“本次展览的作品都来自六所院校附中的优秀学生和毕业生,经过专家的精心挑选,最后才能参加本次展览。这些作品既能让我们看到这六所院校附中的艺术成就与高度,也能体现因地域和传承的差异而呈现出的艺术个性气质,所以这次巡展也将在美术基础教育领域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刘心怡的作品《同学肖像》和《画室一角》有幸入选参加此次巡回展,她表示有幸与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们同台,站在历史的相框中倍感荣幸,对她来说这也是一次终生难忘的经历。相比之下更加看到了自己绘画能力的不足,日后一定多加练习,不负众望、不负梦想。解危说:“我校自2021年便开始筹备此次速写巡回展,展出作品从各班优秀作业中经过层层遴选,目前在校生入选不足十人。”
肩负着培养未来优秀艺术家的使命责任
《全国高等美术院校附中校藏速写巡回展》自2022年2月起至今,持续近一年之久,目前已在杭州、广州、东莞、长沙、济南、沈阳六个城市进行了巡回展,在美术界引发了极大反响,北京站将作为终点站,为巡回展画上完美句点。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也非常关注此次展览,他说:“高等美术院校的附中是艺术家的摇篮,肩负着培养未来优秀艺术家的使命责任。附中是学生从少年步入青年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段的教育为青少年学生未来的艺术成长打下坚实且宽广的基础,而速写则培养了他们用绘画的眼睛观察生活的本领,训练了脑、眼、手三者相协调的能力,是造型艺术基本功训练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祝本次巡回展览圆满成功!”
本次沈阳站巡回展将持续至11月5日结束。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杨博/文
主任记者 李浩/摄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