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文艺频道>>优秀作品点评

总有一些瞬间温暖远去的曾经

2021-07-14 11:07:00来源:辽宁日报

分享到:

插画   董昌秋

退休后,学习格律诗,自娱自乐,打发时间。马上就到了去北大荒53年的日子,就写了一首小诗,怀怀旧——

未出榴花绿满阴,

不禁又去一年春。

破书成束诗中梦,

残月临窗影外人。

野草荒原忆狐魅,

疏灯细语诉风尘。

绝无消息传青鸟,

只是偶思福利屯。

这里写到的福利屯,就是我们离开北京到北大荒下火车的地方。这是我国北方东北方向最偏远的一个火车站。在未设立集贤县之前,福利屯一直隶属于富锦县。我一直不明白,火车站为什么不建在县城,而建在一个偏僻荒凉的小镇上?

这是一个很小的小镇,但它却是一个古镇。记得下火车时是黄昏时分,那里夏日的风,已经没有北京那样的燥热,而是清爽的感觉。站在空旷的站台上,等着行李卸车,望望四周,一面是完达山的剪影立在夕阳灿烂的光芒里,一面是三江平原一望无际的平坦如砥,再有便是黑黝黝的铁轨伸向远方,茫茫衔接的就是我们从北京一路奔来的路程,也仿佛连接着古今和未来。

后来,我们每一次回北京,或者从北京回北大荒,或者是去佳木斯、哈尔滨等地办事,都得从这里上车下车。福利屯,成为我们生命旅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节点,绿皮车厢、硬木车座、火车喷吐的浓烟成为青春岁月记忆的象征。只是那时候我们站在福利屯夏日黄昏的清风中,不知道未来迎接我们的命运是什么,只有一腔青春的豪情。

我将这首诗通过微信发到了当年一起去东北的同学群,其中一个当年到吉林新发屯的同学立刻回复说:你偶思的福利屯,我似乎并不陌生,50多年前,你在信中说:“车过福利屯,上车后给你的信尚未写完……”时光如此匆匆而过,你的诗令我感到仿佛如昨。

她的话让我很感动,50多年前的一封信,谁还会记住?她在遥远的吉林新发屯,从来没有去过福利屯,过去了50多年,怎么能记住福利屯这个地名?

我回复她,感谢她。她回复说:回忆中,总有一些瞬间,能温暖整个远去的曾经。

她说得真好。其实,那时候,我和她并不很熟,只是因为她是我一个同学的好朋友,联系上了,和她有了通信。她所说的车过福利屯还趴在火车上写信的情景,只能发生在那时的青春岁月里。尽管生活艰苦、命运动荡,心里还是充盈着似是而非未可知的希望,如同车窗外如流萤一般飞驰而过的灯火,总还在眼前闪闪烁烁。

我已经记不得信里都写过什么了,但一封50多年前普通的信还能被人记着,也是极其罕见的事情了。在颠簸的绿皮硬座车厢里写信的情景,如今可以成为一幅感动我们自己的画了。她说得对,起码在那一瞬间,感动过我们自己,觉得在前方有什么事情可能会发生,即使什么也没有发生,或者发生的并不是我们所预期的。

是的!回忆中,总有一些瞬间,能温暖整个远去的曾经。她的话,让我想起了另一个和福利屯相关的瞬间。有一次,我从福利屯上了火车,车驶出站台,开出不一会儿,车头响起一阵响亮的汽笛。起初,我没怎么在意,以为前面有路口或是会车而必须鸣笛。后来,我发现并没有任何情况,列车在一马平川的原野上奔驰。为什么要在这时候鸣笛?我把这个疑问抛给了正给我验票的一名女列车员。她一听就笑了,反问我:“你刚才没看见外面的一片白桦林吗?”我看见了,白桦林前还有一泓透明的湖泊。难道就是为了这个而鸣笛?年轻的女列车员点头说:“就为了这个,我们的司机师傅就喜欢这片白桦林。”

下一次,火车驶出福利屯,经过这片白桦林时,透过车窗,我特意看了一下,发现是很漂亮的风景,白桦林的倒影映在湖水中,拉长了影子,更加亭亭玉立。火车经过这里不过半分多钟,一闪而过,车头正响起响亮的汽笛,缭绕的白烟拂过,在那个落日熔金的黄昏,定格为一幅如列维坦一样的油画。

总有一些瞬间,能温暖整个远去的曾经。

福利屯!

责任编辑:张博华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channel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