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画 胡文光
洪兆惠
我来苍石砖场做工,碰到的第一个人就是黑嫚。我家住在南口前,离苍石一站地,清晨坐小客到苍石,下车后,拐过庙儿山再过铁桥,便到砖场。砖场寂静,平坦处,有个姑娘在练功。碾步推掌,正步踏掌,从碾到正,从推到踏,动无征兆,迅猛突变,全身的力,在动的一瞬间凝聚于脚跟掌心,随着手掌的推出和脚跟的踏下,我似乎听到“噗噗”的响声。熟悉后,她告诉我,这一步一掌虽说简单,可那是头、足、手、臂、肩、膝、肘、胯劲力之合呀,八力归一。
想不到,她就是这里的烧窑师傅。我们同龄,细算,她比我还小半年,不满19岁。
我干的第一样活儿——上料。用独轮车,从料场装满黏土,下慢坡,过平地,上跳板,将黏土扣入备料铁槽。压砖机响着,张着吃不饱的大嘴,两个女工你一锹我一锹,不停填料,料由我一人供给。独轮车除了轱辘,全铁,铁架铁斗,斗在车轮上面,簸箕形,装满黏土,头重脚轻,车架离地,全靠两腿两臂平衡,四肢一处示弱,独轮车便左摇右晃,随后翻倒。当年的我体弱瘦削,谁都说,你行吗?我咬着牙,翻了重来,再翻再来。头一两天,压砖机不时拉闸停转,料供不上口。
苍石砖场的窑把式是黑师傅,烧了两窑后,他把这里的活儿交给女儿黑嫚,自己到别处烧窑了。黑嫚成手,制坯、凉坯、装窑、点火、看火、闭窑,步步精通。这天,黑师傅回来维护窑体,注意到我推车趔趄,还不时翻车。他站在窑顶,嘴里叼着草棍儿,笑眯眯地,看我笑话。
我不难堪,倒有几分恼火,狠踢一脚悬空了的车轮。之前,我在火车站卸车,180斤的棉花包,背在身上像座山,从悬在空中的跳板上带着小跑下来,没愁过怵过。
黑师傅突然喊:“黑嫚,你去推两车。”黑嫚从窑道里出来,看看我,顺着斜坡跑来。
我把车推回料场,装了大半车。她说,再装。装满了,她又说,再装。我把车斗装出了尖儿。她站在车把前,停了一下,很放松,两脚微微里扣,紧紧抓地,下蹲,握住车把,上身挺直,起车,稳当,先慢步,后小跑,下慢坡,过平地,上跳板,准确扣进料槽,一气呵成。她回来,不言语,看我装车,又是冒尖一车。她站稳,起步,小跑,进槽,不过速度放慢,故意让我看得明白。她又推一车,速度比第一车快了许多,车在她手中跑起来时,人车一体,轻盈自如,行云流水。
她回来,放下车,不看我,说了句“把心放在车上”,走了。
我愣在那儿,回味她推车的状态,又想到刚来的早晨,她练功的样子。忽然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心里不要老想着将来前途什么的,现在推独轮,就把独轮推好,此时此地,这比什么都重要。
有天中午,我在坯垛阴凉里躺着,手里捧着《红楼梦》。我只看进半页,后面恍惚,心生浮躁,忍不住又去想将来咋办。黑嫚过来,站在我头前,这么厚,她指着书说。我站起,拍打身上的草叶。她说:“我没念过书。”我惊讶,说:“怎么可能?”她不动声色,说:“有什么不可能,不到9岁我就在窑地里滚,整整10年。”我想夸她有一手好活,可她转身走了。她认字,而且一些生僻字她也认得准确。窑地的人都见过,她在僻静处翻看《新华字典》,字典硬壳封面,灰色,边角磨秃,很旧,纸张泛黄,是上世纪50年代最早的那种版本。
砖场预售一窑青砖。我好奇青砖如何烧出,装窑前和黑嫚说,我跟你装窑。装窑是大活,要集中窑地所有人手,把风干的坯运进窑里。窑地的人把装窑的“装”,说成四声,一听就知道它的技术含量。黑嫚在里面,外面的人把坯通过窑道送到跟前,我一块一块递给她。我细心观察她码过的每一块坯。第一块向左斜,第二块向右斜,第三块再向左斜,依次码开,彼此形成犄角。另起一趟,便是先右后左再右,码起的坯成蜂窝状,又通风,又牢固。她娴熟,左手的坯向左倾斜,右手的坯向右倾斜,左右交替,一下到位,不做二次调整。她也专注,身心全在手中的活上,好像身边没有他人。半窑的坯,上万块,层层叠叠,相互勾连,一个整体,浑然天成。
我不免兴奋,歇气时说:“说定了,黑嫚,以后跟你学烧窑。”她伸直腰,说:“你还是去干别的吧。”我说:“一点点学,10年后成你现在的样子,就行了。”她转过头看我,我说:“我是认真的。”她说:“你这么想,干啥都行。”
午后,装窑收尾,苍石中学派人找我,让我去趟学校。黑嫚冲我笑,笑得神秘。她觉得这事重要,催我马上走。
中学决定,让我去学校代课。那时候,找个出力的活儿都难,当老师,无疑天上掉落馅饼。我一生记着这个日子,1974年8月27日。
晚上,我没有马上离开砖场,这走走,那看看,料场、机棚、坯垛,后来又上了窑顶,从那儿向西看去,我的对面是那座大山,敦实稳重,看上去,让人踏实。我有些不舍,在这里,我领悟到,一个人能够娴熟地做自己的事,那是一种美好。
黑嫚在机棚那儿喊我,我跑下去。她洗过头,换上家织布白色半袖衫。我闻到蜂花檀香皂的清香。
我问:“子时点火?”
“对,我爹的老规矩。”黑师傅的规矩还有,点火前,一定洗得干干净净,我就见过,他把自己稀疏的头发梳得一根是一根,那可是在午夜。
黑嫚笑着,眼睛中有种东西闪烁。纯洁无邪,这是个小女孩的表情。对,她就是个小女孩。
她说:“你好好教吧,哪天我也去念书,从中学开始。”
我也笑,觉得说什么都是多余。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