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关关
《论语》第一句是“子曰”,第二句是“有子曰”。是不是很奇怪?有子(有子,姓有,名若。)何德何能?竟然超过一众早已成名的大师兄,比如子贡;和一群后来居上的小师弟,比如子夏,成为《论语》中的二号人物?
最通行的说法是有子曾在孔子死后,一度得到孔门弟子的“尊重”,众弟子将有子当成孔子本人一般对待。这个故事可信度很高,《史记》、《礼记》、《孟子》中都有记载。故事说的是,孔子去世后,弟子甚为怀念。由于有子长得跟孔子很像,弟子们就把他尊为老师,尊敬爱戴,也很可能由有子来组织集体学习。这大概是见于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大规模“角色扮演”游戏和最早的“特型演员”了。
但这个游戏很快就玩儿不下去了。有一天,弟子跟有子提起了两件事。第一件事:以前有一次,老师要出门,让我们带伞,后来果然下了雨。我们就问,“老师你看天气预报了么?你咋知道会下雨呢?”老师说,“《诗经》里不是说了么,缸穿裙子山带帽,大雨马上就来到。昨天没见水缸湿了半截,云彩遮着山尖尖?”可是,后来又见到山顶有云,却没有下雨呀。第二件事:我们的师哥商瞿,挺大岁数了没孩子,他妈给他换了个媳妇。可是老师说,“急什么急呀?商瞿40岁以后,会有5个儿子的。”后来还真就应验了。讲完之后,问道:“敢问夫子何以知此?”我们的孔老师是怎么知道那天会下雨的?又是怎么知道商瞿日后会有5个儿子的呢?
有子当场懵圈——我一个特型演员,我怎么知道老师怎么知道的啊?——不知如何回答,只好沉默不语。弟子站起身,道:“那你起开吧!这老师的位子,您可坐不得了!”
以上是《史记》的记载,我们对这件事真实性毫不怀疑。但是,因为有子长得像老师,就把有子当老师跪拜?很离谱有没有?这件事它不科学。
第一,这么奇怪的主意是谁想出来的?《孟子》里有明确的记载。三个人:子夏、子张、子游。
第二,这次史诗级的过家家是什么时候的事?《孟子》里也明确记载,是孔子去世三年后。
第三,老师去已去世三年了,子夏、子张、子游为什么要这么做?仍然哀思不绝,还没缓过神来?怕是没那么简单哦。
要知道,子夏、子张、子游都非等闲之辈。
子夏是上一篇《学而优则仕》的主人公,二十多岁就当上了莒父(地名,属鲁国)的县委书记,后来在魏国当官,辅助魏文侯干成了一番大事业。
子游最出名的典故是“割鸡焉用牛刀”,他和子夏一样,也是年轻的地方主官,二十多岁当上了武城(地名,属鲁国)的县委书记,用“礼乐”治理武城,是孔子政治理想的具体实践者。
子张姓颛孙(读作专孙),是陈国公族后裔,他是三个人中年纪最小的,比子夏小4岁,比子游小3岁。但他长得帅,交游广阔,社会经验极为丰富。孔子在世时,子贡就拿他和子夏比较,问孔子,“他俩谁更称得上是个贤人?”
这么三个人,就因为有子跟孔子长得像,就奉有子为师?是不是不科学?是不是很奇怪?
——那么,背后到底有何隐情呢?明天,我们一起走近科学。走进子夏、子张、子游的内心世界。
-------以下原文-------
孔子既没,弟子思慕,有若状似孔子,弟子相与共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
他日,弟子进问曰:“昔夫子当行,使弟子持雨具,已而果雨。弟子问曰:‘夫子何以知之?’夫子曰:‘诗不云乎?“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昨暮月不宿毕乎?’他日,月宿毕,竟不雨。商瞿年长无子,其母为取室。孔子使之齐,瞿母请之。孔子曰:‘无忧,瞿年四十后当有五丈夫子。’已而果然。敢问夫子何以知此?”有若默然无以应。弟子起曰:“有子避之,此非子之座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宰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第十七)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第十一)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