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讲人 关润华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教授
简单的生活|美好的世界
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有一种爱,叫我是为你好。这大概是当代家庭中,最常见的亲子冲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有话说。
在孔子的时代,并没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也没有一种爱,叫我是为你好。但是,孔子的教育原则,对于解决这个问题,仍然有参考价值。 还是这句话,“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其中,“忠”字就是今天这个问题的答案。
什么是“忠”呢?孔子的学生曾子有过专门论述。曾子主张,人每天都要三省吾身,反省的重要问题之一是,“为人谋而不忠乎?”替别人出主意,有没有做到“忠”?“忠”的第一个要求是站稳立场。给谁出主意,就站在谁的角度看问题。
星期日的早晨七点,妈妈叫醒小明,快起来!吃早饭啦。但是上高中的小明不开心,妈,好不容易休息一天,能不能让我先睡够了?妈妈说那你吃完了再睡呀。妈妈和小明谁是谁非?按时吃饭是好习惯,周末多睡一下也无可厚非。在这个问题上,只有选择,没有对错。但为谁考虑,就从他的感受出发,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忠”的第二个要求是提出的建议要有针对性。《论语》中记载,如何“为政”和什么是孝是当时人最关注的问题,问这两个问题的人特别多。但孔子每次的回答都不一样。比如,子夏性子急,孔子告诉他主政一方,不可以急功近利;侍奉父母,要和颜悦色,不可以撂脸子。子贡问如何“为政”?孔子提醒他,治国理政,放在第一位不是搞经济建设,而是信守承诺,无信不立。这是因为,子贡在跟随孔子学习的同时,还是一位大商人。
孔子的每一个建议,都做到了“为人谋”,都是量身定制的专属答案。作为教育方式的“忠”,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不用自己经验代替孩子的体验;是针对孩子的特点提出建议,用长者的智慧给年轻人中肯的提醒。因此,“忠”于孩子的感受,“忠”于孩子未来,教育不是无原则的宠溺,是不纠结的宽容。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