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讲人 关润华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教授
简单的生活|美好的世界
温故知新,说古论今。“对付”熊孩子,孔子有话说。孔子告诉我们,辅导孩子写作业,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时机非常重要。要在恰当的时刻,给予恰当的点拨。但还有一个问题,要是点拨了,但他就是不懂,又该怎么办?对于这个问题,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有话说。
孔子告诉我的第二个纯金法则是,放下,和坚持一样重要。《论语》述而篇中,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后,有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就是“举一反三”的出处,做到“举一反三”,才说明是真的懂了。这是一个不低的评价标准。
但在这里,孔子想强调的是事情的另一方面,如果这个孩子做不到举一反三,又该怎么办呢?答案是,“不复”,不要再重复,不要再磨叽了。老师举例说,早晨吃了面条就不饿。小明说,吃馒头也不饿,吃包子也不饿,吃大花卷也不饿。这就是老师举一隅,小明做到了以三隅反。因为小明懂得了吃饱了就不饿这个原理。
但是现在,老师说,三个苹果加两个苹果是五个苹果,小明却不能根据这个算出来,三个橘子加两个橘子是五个橘子。这种情况下,就不要再难为小明,继续问他三个香蕉加两个香蕉是几个香蕉?
讲完一个例子,明晃晃摆在眼前的同样情况,却想不到同理可证,说明什么呢?说明小明还不懂得3+2=5是个普遍真理。这样的情况下,就请果断停止,不要继续重复他听不懂的话了。
导致不懂的原因有多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小明很笨,他将终生无法理解这个道理。第二种可能是小明还小,他现在还不能理解这个道理。第三种可能是小明他爸,根本不适合辅导作业这项伟大事业,没有足够的本领参与到这项伟大斗争中。但,无论哪一种情况,最好的做法都是暂停,也就是孔子说的,“则不复”。这一刻,放下比坚持更明智。此刻大踏步的后退,是为了明天大踏步的前进。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有了孔子这句话,辅导作业,其实也不难。要领不过两件事,闭上嘴和想开点。作业天天有,不会别着急。等时间长了,孩子大了,就习惯了。(完)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